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精典 > 健康养生 >

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秋冻”的,您了解吗

时间:2014-10-01 10:02来源: 作者:贝贝 点击:
秋季到来,气温也开始逐渐走低,“春捂秋冻”的说法也被许多人提及、遵从,不过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秋冻”。

秋季到来,气温也开始逐渐走低,“春捂秋冻”的说法也被许多人提及、遵从,不过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秋冻”。

 

适当“秋冻”能增加抗低温能力

 

“秋冻”是指秋季气温稍凉爽,不要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

 

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在逐渐降低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能促进身体的物质代谢,增加产热,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

 

而且季节刚开始转换时,气温尚不稳定,暑热尚未退尽,过多过早地增加衣服,一旦气温回升,出汗着风,很容易伤风感冒。所以,在初秋季节气温稍有降低时,可以不用立即换上秋装。

 

四类人不适合“秋冻”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秋冻”,有4类人遇到降温时还应该及时增加衣物。

 

第一类,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或者有过心脑血管病史的老年人,因为气温的降低会造成血管收缩引起血压的变化,引起发病。

 

第二类,患有关节炎、风湿性疾病以及支气管炎等疾病人群。

 

第三类,患有慢性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群。

 

第四类,体质虚寒的人群,常表现为怕冷,“正常人觉得适宜的温度,体质虚寒的人就会觉得冷。”孙晔提醒。

 

另外,体质较弱的老年人及儿童,也不适合“秋冻”,以免遭遇冷空气时突然导致抵抗力下降,诱发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秋冻”时应注意腹部、足底的保暖

 

温馨提醒,身体健康的人“秋冻”时也应该遵从几个原则。

 

第一,“秋冻”只适合气温逐渐降低的时期,如果气温骤然下降还是一定要及时增加衣物。

 

第二,早晚温差大,在清晨、夜间温度过低时还是要注意保暖。

 

第三,“秋冻”时也要注意腰腹部、颈部、足底等部位的保暖,这几个部位如果受凉,很可能引起腹泻、气管炎等疾病。

 

总体来说,要根据气温变化、个人体质来选择增加还是减少衣物。“秋冻要以身体不觉得寒冷为标准,如果都已经冻得发抖就不能在秋冻了。”医生提醒,一般情况下一天的平均气温低于10℃,就应该换上秋装,不能再穿单薄的衣服。

 

此外,提高身体对低温的适应力、对疾病的抵抗力,最有效的方式是适当增加体育锻炼。

 

立秋后儿童穿衣要注意“三暖”

 

让宝宝“秋冻”,并不是说天气转凉也不要穿衣服,正确的做法是不要过早增衣,并合理增加衣服。

 

立秋过后孩子穿衣一般保证“三暖”即可。

 

第一暖是“肚子暖”,孩子由于肠胃功能发育不完全,如果着凉容易导致脾胃虚弱,导致孩子食欲不振,甚至肚子痛,极易导致疾病发生。

 

第二暖是“手脚暖”,手脚的皮肤神经末梢丰富,是对外界最为敏感的地方,孩子的手脚保持温暖,才能保证身体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不过1岁以内的宝宝手脚更容易变凉,不能光靠触摸手脚来增减衣服。

 

第三暖是“背部暖”,背部适当温暖可以预防疾病,减少感冒的机会,但背部不可过暖,否则容易出汗,更容易因背湿着凉感冒。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发布者资料
贝贝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4-06-18 07:06 最后登录:2014-10-01 09:10
 
QQ:139053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