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是心灵成长道路上另一项重要功课。 关于外遇,关于出轨,关于付出爱,关于前世孽缘,我们听过太多,也经历过太多。有人的婚姻是在重复父母婚姻的不幸,有人的感情是在渴求安全感中不断向另一方索取,有人的悲剧是来自一味欺骗自己的心。其实,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我们不能归罪于外在世界来逃避痛苦,因为只有我们能为自己的幸福负责。 想要经营好一段关系,必须彼此倾听对方的需求和期待。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完美关系,婚姻只是我们修行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问:与父母的关系不好,会影响我的亲密关系吗? 有人说,亲密关系是你与父母关系的延伸,这是真的吗?我该如何改善自己的亲密关系?
德芬:亲密关系的确是你和父母关系的延伸。你和父母之间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都会在你的亲密关系中表现出来,需要被处理和疗愈。你必须一个一个地面对并解决这些问题,否则就会不断重复同样的功课。
首先,你要去察觉你的伴侣身上有哪些和你父母相似的地方,或者你们的互动模式和父母的非常像,这就是个警示了。 然后,你可以试着看见每次伴侣惹恼你的时候,那个被触动的伤口其实早已经存在你身上了,否则你不会为了一件小事就大发脾气。这个时候,我们说的“为自己的生命负起责任”就很重要了。 如果你能发现此刻你的反应其实和伴侣无关,他(她)只是勾起了你的旧痛;如果你可以用内在成人的声音抚慰自己,而不是找你的伴侣来负责、来安慰你,那你的亲密关系会好很多。
马丁纳:亲密关系的基础是为了成长而作的灵性约定,父母在其中担任“榜样”的角色,不过榜样的作用有两种: 看到父母怎么做之后,你可能会跟着做,或者,你可能选择采取和父母完全不同的做法。 比方说,我的父母并不相爱,我父亲总是拒人于千里之外,我从没见过我父母手牵着手走路、亲吻彼此,甚至称赞对方。这段婚姻如同一项协议,除此之外别无其他感情。我就是在这种模式下成长的,但我对此一点儿都不满意。因此在我的亲密关系里,我采取了和我父母完全相反的做法,表现出更多情感。我喜欢触摸我的伴侣,喜欢在下班后和她一起喝酒、聊天、分享彼此的想法。但我的兄弟姐妹却以我父亲为本,模仿他的做法,不向伴侣表达爱意。 因此,对于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亲密关系,你必须作出有意识的决定,而不能责怪自己所处的环境;你可以复制父母的相处之道,也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亲密关系模式。 此外你要明白,从灵性层面上看,你选择这对父母是有特定理由的,可能是因为你可以从他们身上学习某些事物,或者从他们身上学到某些东西必须丢弃、忘掉。
我相信每一段长期关系都是一个约定,是让人获得灵性成长的最佳场所。 你或者陷在其中却不学习,只是重复父母的模式;或者你清楚地意识到,这段关系是要让你和伴侣学习、玩耍、疗愈和成长的。当我展开一段亲密关系时,如果知道自己和伴侣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我们就会更加亲近,会一起聊天、倾听对方说话,并讨论彼此对这段关系的期望和需求是什么、希望这段关系如何发展等等。 然而,绝大多数人在进入一段亲密关系时,从不和伴侣讨论什么对彼此很重要,或者自己有什么期望,而只是顺其自然,希望能有最好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