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故作惊人之语,如果你见过那些让人心痛或者心酸的个案——厌食症、抑郁症、强迫症、精神分裂……你会明白此话中的苦心:
那些跟孩子"亲密无间"的父母,常常彻底废掉了自己的孩子,让他们没法获得健康的发展,在心理甚至身体上都变成病号。
为了孩子,你得有意识地离孩子"远"一点。
如果你家床上经常睡三个人,或者干脆是爸爸让位给孩子,自己睡沙发,这可能预示着你的家庭关系比较混乱。
爸爸在家缺乏应有的地位,那么他自然也很难施展出爸爸的力量和功能。
当然,这更是暗示出孩子跟妈妈过度纠缠,过于亲密了——如果一个孩子不愿意跟妈妈分开,就是要跟妈妈睡在一个床上,他/她是没办法独"立"起来的。 1.以"爱"的旗号,践踏孩子心地
你家的儿童房,真的是你孩子的吗?如果它是按照你的意愿布置的——
如果孩子弄得脏乱点就会被训斥一顿; 如果孩子不能请小朋友来玩,因为妈妈喜欢整洁清净……
那么,孩子看起来有个房间,其实是没有自己的空间的。
孩子看花呢,妈妈让看人呢; 孩子看人呢,妈妈让看花……
有个朋友说她见到一个妈,问孩子今天中午吃什么啊,孩子说比萨,妈说,比萨有啥好吃,咱们吃鱼头泡饼,不给孩子任何做决定的机会,什么都替孩子决定了。
而且,不允许孩子那些看起来没出息的兴趣:玩烂泥、捡树棍、淋雨、无缘无故欢笑……每当这个时候,就泼他们的冷水,呵斥他们,把他们从兴高采烈变得缩手缩脚。
2.粗暴施压"成功废掉"孩子
如果孩子的反抗能让我们清醒些,看到我们的自以为是实际上在干扰和破坏孩子的成长,赶快调整和改变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式,我们做父母的水平就提高了一截。
妈妈成功地废掉了孩子。
他/她为了妈妈高兴,放弃了自己!代价是,他/她没有了自己,也没有能力为自己的生活负责。
说到要"远"子,你得除了孩子外,人生还有别的东西。你不能把人生乐趣、意义和价值,全押在做妈这一件事上。
如果除了孩子你没有别的乐趣,如果除了当妈你没有别的价值,你根本无法做到"远子"。
假如你有一笔闲钱,刚够你在一个自我心灵成长课程或者给孩子的一个"不输起跑线"的早教课中挑一个,你会如何挑?
这个时候妈妈需要自我充电,而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的最好的课程,就是不上什么课程,开心地玩!
"妈妈这么辛苦,你还这么不听话!"……
当他们表现"好"的时候,我们情绪好上天;当他们表现"不好"的时候,我们感觉都看不到天日。我们的情绪好坏,就随着孩子上下起伏。
情绪也成了我们控制孩子的武器。不过,你不可能要求一个奴隶心里没有不满,所以有时候孩子又莫名其妙地跟我们作对,把我们气得半死。 特别容易跟孩子纠缠不清的妈妈,通常都是焦虑不安型。
也就是说,孩子那些让她生气、发火、担心的事……换作是一个安全型的妈妈,可能完全不觉得是什么问题。
焦虑不安型的妈妈,也受不了孩子情绪低落,孩子成长本来就是苦乐参半的事,但她们特别想孩子"高高兴兴的",如果孩子遇到一点不高兴的事,她们就如临大敌,无法忍受。
妈妈们情绪的过度反应,常常让孩子诚惶诚恐。 所以,一个妈妈一定要把自己的情绪和孩子拉开一段距离,不要让孩子为你的情绪负责。
这是你最负责的态度,避免将自己的问题强加给孩子。你能做的是:
情绪状态中我们多半会失掉些自我的正常功能,这个时候你是无法"教育"孩子的,不过是发泄而已。
回避型妈妈会干脆把孩子扔给老人或者保姆,把孩子送进全托的幼儿园,孩子哭闹得再厉害都懒得搭理,让孩子自己收场……
焦虑不安妈妈需要学习才能做到的事,对回避型妈妈来说易如反掌。问题是,她们无法跟孩子建立安全的情感联接——
那么你需要做些努力,跟孩子靠得近点:花更多时间跟孩子相处,特别地多为孩子做些事,给孩子买礼物,多多抱TA,学习对孩子的情绪更敏感些……你需要学习如何跟孩子亲密。
它意味着妈妈能够意识到孩子的成长、变化和需要,承受住焦虑担心,逐渐放手,允许孩子自己做主,允许他长大,允许他不需要妈妈,允许他犯错,冒险,离开我们,成为他自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