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明行足公益 > 扶贫帮困 >

“好人好报”理应成为社会常态

时间:2014-07-02 18:01来源: 作者:运然 点击:
俗话说,“好人要有好报。”江西高考生柳艳兵夺刀救人的事迹上了《人民日报》头版;教育部表态为其组织单独高考;多所高校也向其伸出了橄榄枝;宜春市综治委已授予其“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俗话说,“好人要有好报。”江西高考生柳艳兵夺刀救人的事迹上了《人民日报》头版;教育部表态为其组织单独高考;多所高校也向其伸出了橄榄枝;宜春市综治委已授予其“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社会的关爱,教育部门的特例呵护,不仅抚慰着夺刀救人考生的伤痛,也在向社会传播正能量——好人好报,好人也理应得到好报。

 


 

  多年来,我们感叹世风日下,道德滑坡,最典型的“印记”莫过于见死不救、见义不为。人们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叹,大抵来自两方面:一者,对好人的褒奖、后援机制不完善,甚至欠缺,导致英雄生活无保障、无依靠。“英雄流血又流泪”,无疑在“教育人们”见义勇为需谨慎。二是在舆论传播中,我们漠视更多的社会正能量,而过多渲染和放大了社会负能量。譬如“搀扶老人被讹”事件屡屡被曝光,无疑在“警示”更多人信奉“扶不起”,并成为见义不为的借口。好人无好报,哪怕是寥寥几起,一旦舆论对这些负能量发酵、放大和传播,往往会尘封、冰冻人们见义勇为的激情和勇气,助长“冷血围观”的阴暗心理,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就会逐渐被稀释。

 


 

  很显然,只有好人好报成为一种社会常态,才能激发更多人释放见义勇为的胆量和豪气,才能激励更多人见贤思齐、择善而从,也才能让这个社会正气树、邪气倒。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发布者资料
运然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4-06-18 11:06 最后登录:2014-07-22 09:07
 
QQ:139053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