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效的非语言沟通技巧 作为教练,你的非言语沟通行为是确保与被教练者有效建立教练关系的关键因素。凡是优秀的教练,都会通过有意识地注意使用肢体语言、语气和脸部表情,来建立教练关系。对此,你应该在下列领域与被教练者保持一致: 姿势——身体和腿脚的位置及其重心分布;胳膊、双手及手指的位置;双肩的姿势以及头偏向那一边。 表情——眼球的转动及转动方向。 呼吸——呼吸的频率和位置,即:是用胸部呼吸还是用腹部呼吸。 移动——指对方身体移动的空间及移动的节奏。 声音——所使用词汇的表达速度、音量、音高、声调以及语言类型等等。 语言风格——使用不同风格的语言,例如: 视觉语言:“我看见……;我是这样看待这一问题……”; 听觉语言:“我听见……;它听起来……”; 感觉语言:“我觉得,这一问题的影响在于……”。 在微小的地方与被教练者匹配会向对方传递一种信号,亦即:你很像他们,你能理解他们的背景。那么反过来说,这样做也会帮助对方放松并愿意回答你的问题。 二、如何使用和解释非语言沟通技巧 我们的身体可以不断地透过姿势、手势以及面部表情向他人传递信息,但是大多数人却是凭直觉来解释非言语沟通方式的。肢体语言既可以支持你的言语沟通,也可以影响你的言语沟通,因此教练有必要认真思考所有人的非言语信号。但是务请注意的是,肢体位移或手势有时候有其直接的生理原因,人们很容易在解释所看到的动作时歪曲了其中隐含的事实真相。例如一个人擦鼻子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鼻子发痒,而不一定是在说谎。 1、作为教练,你的肢体语言的有效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以一种非对抗的方式面对他人。 保持开放的、愿意接纳他人的姿势。 安排好舒适的座位,即:既要尊重他人的私人空间,同时又要使谈话自由开放。 在会见被教练者时,要注意自己的衣着打扮。 说话时注意自己的语音语调,要抑扬顿挫以便于增强信息传递的效率。比如你可以通过压低声音来强调重点内容。 配合并借鉴被教练者的肢体语言,但不可直接模仿。 通过目光对视、手势和声调来显示你的热情和真诚。 注意笑容、挤眉弄眼一类的面部表情,甚至连瞬间的眉毛上挑也会使对方猜测你正在想什么。 2、在解释被教练者的肢体语言时,你一定要: 注意同一个肢体语言可能有多种解释。 把肢体语言的每一个细节都当作是一种信息。你应该思考每一个细节,看看是否能总结出什么规律。因为要想从一个单个的细节中做出判断是很难的,但是一组细节却有可能给你提供一个精确的图像说明。 假如你要解释非言语沟通行为,那么你应该多次检查你判断的正确程度。 3、理解非语言信息是个复杂的任务:对同一个手势或反应往往没有一个通用的解释。理解非语言信息之前,要先提问澄清,获得语言回应,才能确保正确地理解其含义。 图表3常用的非语言行为和相应的理解 一般的理解 说谎、厌烦、分心、不感兴趣 不接受他人意见、保守 不耐烦、紧张 感兴趣、表示关注 愿意参与 不相信 生气、尴尬 有权威、高傲 说谎、怀疑 不确定、害羞、害怕 惊讶、不相信 三、练习——加强非语言信息的观察能力 练习一:观看一个电视采访节目,或电视辩论、谈话节目(如“对话”、“艺术人生”“记者招待会”等等),体会倾听技巧和非语言信息的重要性。 1、面部表情——观察人们的眼睛、眉毛、和嘴; 2、胳膊和手的姿势; 3、脚、身体的平衡和姿势; 4、呼吸; 5、你通过什么能看出主持人在主动倾听? 6、人们使用了哪些非语言信息? 练习二:到某一公共场所(购物中心、商店、快餐店)观察服务员(售货员或收银员)是如何与顾客沟通的。观察大约15分钟,记录下他们给顾客的非语言信号。 1、顾客都发出了哪些非语言信号? 2、服务员能理解顾客的非语言信号吗? 3、你通过什么能看出顾客或服务员在主动倾听? 练习三:请站在一个空房间的中央,让一个人慢慢走近你。当他和你的距离近到使你感觉不舒服的时候,就让他停下来。再让那个人或远或近地移动调整一下,直到一个你觉得舒服的距离。这就是你的个人缓冲区。 1、如果是不同的人慢慢走向你,这个缓冲区会有所不同吗?解释一下。 2、把你的结果和做过该练习的其他人作一下比较,是否有所不同?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不同? 3、测试别人的缓冲区。比如,当你排队的时候,或在电梯里和公交车上站得离别人太近,别人会有什么反应呢?(请谨慎进行测试……最好找你的同性作为测试对象。) 练习四:非语言沟通的角色扮演练习 大家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其间只能使用身体语言而不能说话。选择一个情景和一些角色,由组员们即兴创作其他内容,表演不要超出情景。观众们根据日常的非语言信息的经验来猜测或推测表演的内容。 问题: 1、根据身体语言猜测台上描述了一个什么情景? 2、每个表演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3、每个表演者的性格是什么样的? 4、有什么问题困扰着整个小组? 5、从表演者的身体语言中,你能揣测到哪些情绪、行为和感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