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精典 > 智慧人生 >

顺丰老板王卫的修炼过程

时间:2014-08-24 09:25来源: 作者:贝贝 点击:
王卫: 之前谈了不少关于创新、变革、服务等方面的内容,现在我想和大家谈谈与之配套的软环境——信仰、文化和道德。

王卫:

之前谈了不少关于创新、变革、服务等方面的内容,现在我想和大家谈谈与之配套的软环境——信仰、文化和道德。

 

一、信仰让人自律和感恩

很多同事都知道我是有宗教信仰的人——信仰佛教。

 

首先我简单描述一下我自己的成长经历。我22岁开始创办顺丰,25岁公司初具规模,算是赚得了第一桶金。其实,我25岁时也曾经是一副标准的暴发户做派。不过这一切都是有背景和原因的:我们全家1976年从中国内地移居香港,一切都要重新开始。所以我穷过,相当清楚贫穷和被人歧视的滋味。后来当我25岁赚到人生第一桶金之后,有点目空一切的感觉,恨不得告诉全世界,我也是有钱人了!

 

所幸这个过程没有持续多久,原因有三:

第一,随着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个人的眼界和心胸不一样了;

第二,得感谢我的太太,她在我得意忘形的时候,不断泼我冷水,让我保持清醒和冷静;

第三,是找到了精神依托,信了佛教。

 

人生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东西你都控制不了,只有一个百分点你可以掌控,那就是做事的态度。如果你在这方面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就会把这一个点又放大成一百个点,弥补很多其他方面的不足。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我越来越意识到,我今天的所谓成功,其实是上辈子积下来的东西。而在这个过程中,所谓的本事不本事,只是天时地利人和集合到一起的一个福报。

 

二、用文化来吸引人、塑造人

佛教中有很多“法”故事,这些故事的宗旨都是帮助世人“正知、正念、正行”,能够给人一个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还能够通过接受者的一言一行传播开来。而企业文化做得好,也具有这样的功能。

 

现在每年公司都有很多人进进出出,要么是受到了不公平待遇,要么是不能满足他的需求。但这里面可能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多离职员工所需要的东西并非公司给不了,而是公司并不知道他想要什么。人留在公司,才可以做企业文化,人来了两三个月就走了,再对一个新来的人讲企业文化,如此恶性循环,是没有用的。

 

我们要针对不同的人群,在不同的时期提供不一样的东西。像在管理上我们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就应该讲不同的话。年轻人、90后,你跟他讲太多枯燥的大道理,他根本听不进去,有时候可能还会适得其反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将心比心,用年轻人熟悉的语气、方式去和他平等的对话,不要有居高留下,不要有颐指气使,更不要有太多命令指责。

 

三、我们需要根植于内心的修养以及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今天社会经济发展了,但人心却更浮躁了,很多人有意无意地都在追求“威”(广东话,意指炫耀、傲慢)。有人觉得有钱有权就威,我认为这个观念是完全错误的。威不是建立在金钱或权力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之上。一个人可以昂首挺胸地走在路上,并且收获的都是尊敬且乐于亲近的眼神,这才叫威。

 

我们走出去后,首先我们自己必须要有道德有修养,并且学会尊重别人。关于尊重,我还有一个自己的衡量标准,那就是要让为你提供服务的人也因为服务你而感到开心。

 

而作为服务行业的从业者,你想你服务的客户是什么样的人,首先你自己就得是什么样的人,这叫德、这叫威。如果大家都能这么想,那我们这个社会也就离大同社会不远了。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发布者资料
贝贝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4-06-18 07:06 最后登录:2014-08-24 09:08
 
QQ:139053932